慢性额窦炎 (别名:,额窦炎,)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耳鼻喉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传染:
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
无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
鼻溢液、头痛、神经痛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
治疗费用:
展开

  (一)非手术疗法  包括用鼻粘膜血管收缩剂和抗生素滴鼻、置换术、理疗等,仅对早期轻症可能有效。

  (二)鼻内手术  包括矫正鼻中隔高位弯曲、鼻息肉切除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等。此种手术适用于慢性化脓性额窦炎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但有额窦外伤史、额窦炎并发症史者不宜采用。此种手术也称为辅助性手术。

  (三)额窦鼻内手术  患者仰卧,鼻内表面麻醉或全身麻醉,在鼻外侧壁鼻根处行“V”形切口,剥离粘膜,切除钩突,开放前组筛窦。若中鼻甲肥大,应先行中鼻甲骨折移位,或做中鼻甲部分切除,凿去上颌突后缘,扩大鼻额管。手术中应注意鼻额管内后侧的筛板,术后复位粘膜瓣,额窦可用6mm的硅胶管引流,6日后进行冲洗。此手术操作比较简单。粘膜损伤较少,比较安全,不易造成鼻额管狭窄,而且额部不遗留瘢痕,不必要做更为复杂的鼻内额筛窦手术。若效果不佳,可行额窦鼻外手术。

  (四)鼻外手术(额窦根治术)

  1.Lynch手术

  (1)适应症

  ①鼻内手术及额窦鼻内手术无效者;

  ②慢性额窦炎并发骨髓炎或瘘管者;

  ③慢性额窦炎有眶内或颅内并发症者;

  ④霉菌性额窦炎;

  ⑤额窦内异物,额窦骨折。

  (2)手术操作  患者仰卧,面部用酒精消毒,鼻腔粘膜行表面麻醉,内眦部及眉弓用1%普罗卡因或利多卡因加数滴0.1%肾上腺素行浸润麻醉,不剃眉毛,不用手术巾铺盖患侧眼球,以便术中随时观察力和眼部情况。

  沿眉毛切开,其内侧端转向上颌骨额突内眦平面稍下,剥离骨膜时勿伤及眶壁,仔细剥开泪囊及眶内上角约 0.5cm深的上斜肌滑车,并将其移向内侧,盖一小块纱布条保护之。处理妥当后,向内暴露泪骨和筛骨纸板,结扎筛前动脉。凿去额窦底部,进入额窦,剥离并去除病变粘膜,凿上额骨额突、泪骨和筛骨纸板,完成筛窦开放术。必要时可再凿开蝶窦前壁以利蝶窦引流,治疗其中的炎症。最后的插入0.6cm粗的硅胶引流管,皮肤和皮下组织分两层用丝线缝合,在缝合切口之前需注意将上斜肌滑车恢复原位,以免术后复视(图1)。

  图1 额窦根治术切口

  2.额窦前壁骨瓣进路填塞术  该手术最早由Schonborn(1894)和Breiger(1895)报道,他们将额窦前壁骨瓣翻起,用移植脂肪闭塞窦腔,称之为额窦骨成形术。1904年Beck、Winker和Hoffmann将其加以改良,但因当时不易检测感染,未能推广。1981年Gibso、Kergera和Itoiz报道应用此法成功的经验,1954年Macbeth又报道采用骨瓣进路治疗额窦炎症、囊肿和骨瘤病例,1972年Bosley和Session又报道了100余例额窦骨瓣成形和脂肪填塞,取得满意效果,国内骆兆平(1956)、王天锋(1964)、顾之平(1980)也有报道,但例数不多,可能与本病发率不高有一定关系。

  (1)适应症

  ①慢性额窦炎屡次发作,久治不愈者;

  ②慢性额窦炎已在前壁形成瘘孔者;

  ③鼻内额窦手术或Lynch手术失败者;

  ④额窦囊肿、骨瘤或前壁骨折外伤。

  (2)禁忌症

  ①多发性鼻窦炎,应先治疗其他鼻窦疾患;

  ②术中若发现病变侵犯额窦后壁骨质,病变粘膜与硬脑膜有粘连,则不宜行脂肪填充术。

  (3)术前准备

  ①摄鼻额位和侧位X线额窦片,以确认额窦腔的范围,在鼻额位片上剪下双侧额窦形状,下齐眶上缘,经消毒液消毒后备用。

  ②剃眉毛及腹部备皮。

  ③常规术前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及心肝肾功能及青霉素过敏试验。

  (4)麻醉及体位  因手术时间较长,多采用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为减少术中出血,切口处用1%普鲁卡因或赛罗卡因加数滴0.1%肾上腺素做局部浸润。患者取仰卧位,头稍抬高,使前额位于水平位。

  (5)手术操作

  ①切口  将术前剪好的额窦鼻额位X线片盖于额部,在皮肤上用龙胆紫液描绘额窦界限。自内眦上1cm,向外达额窦外缘,做弧形切口。若为双侧额窦手术,可将切口向对侧延长,在鼻根做横切口。若额窦很大且系双侧手术,可采用发际切口,将皮瓣下翻,以使局部不留瘢痕并充分暴露,注意不要切透骨衣。

  ②分离皮片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肌层,分离皮片,充分暴露全部额窦并稍向外剥离。

  ③骨膜切口  将已消毒的额窦外形胶片置于骨膜相应部位,标明额窦位置和形状,沿额窦轮廓做骨膜切口,保留眶上缘骨膜,用剥离器将切口处骨膜稍加分离约0.5cm。

  ④翻转骨瓣  于骨膜切口处,用小圆钻头钻一排小孔,孔间距离约0.5cm。每钻开一孔,即用探针探查窦腔范围,然后继续向两侧钻孔,直至眶上缘。注意钻孔勿超过额窦范围,以免误入颅内。用小平凿或线锯断开各孔间的骨质,注意用凿方向要向窦腔中央倾斜,以使骨瓣边缘呈斜面,有利于骨瓣复位后的接合,并可防止骨瓣下陷。眶上缘骨质较厚,凿断时需稍加用力。然后把骨膜剥离器或平凿伸入额窦腔内,将骨瓣轻轻撬起并翻转向下。额窦底部骨壁甚薄,在翻转骨瓣时即可发生整齐的线状骨折,使额窦腔完全暴露。

  ⑤清除窦内粘膜  用剥离器和纱布去除窦内全部粘膜,包括骨瓣上的粘膜。对鼻额管处的粘膜,需做筒状剥离,并将其向下翻转,推向鼻腔侧,使二者粘连闭合。用磨光钻头轻磨窦内骨皮质表面,以去除残留粘膜,使成粗糙骨面,可增加移植脂肪的血液供应。用手术显微镜观察有无残余粘膜,若仍有粘膜存在,需在镜下予以彻底清除,以免手术后发生额窦粘液囊肿。

  ⑥填充脂肪  自左下腹取皮下脂肪,混以40万U青霉素粉剂(术前皮试阴性者),填充于窦腔内。

  ⑦将骨瓣复位。

  ⑧骨膜、皮下、皮肤,分别以肠线和丝线逐层间断缝合,不置引流,前额加压包扎。

  (6)术后处理  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10~14天,5~7天拆线,并解除压迫绷带。

  3.鼻窦内窥镜下进路  本法是近20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其原理是使各鼻窦开口保持充分的通气和引流,窦内粘膜炎症可以逐渐消退。治疗慢性额窦炎时,必须清除前组和中组筛窦病变。

  (1)术前准备  病人准备和手术器械准备,均与纤维鼻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相同。

  (2)体位与麻醉

  ①体位  取仰卧位。

  ②麻醉  先用2%地卡因15ml,加0.1%肾上腺素2ml,分两次对中鼻道、嗅裂及整个鼻腔行表面麻醉,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术中出血。然后用1%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在中鼻甲和鼻丘处行粘膜下浸润麻醉。

  (3)手术操作

  ①切口  在中鼻甲前端根部沿鼻腔外侧壁做纵行切口或“L”形切口,分离粘膜,暴露筛泡骨质。

  ②清除前组筛房  用鼻中隔剥离器轻轻压迫筛泡,在0度窥镜引导下用筛窦钳打开筛泡,换70度内窥镜和70度筛窦钳清除前上组筛房,并向上寻找额窦开口,如果额窦开口被息肉或肿胀的组织掩盖,可用探针寻找。

  ③开放额窦  找到新窦开口后,用刮匙开放窦的底部,额窦底位于前上组筛房的顶部,为额窦各壁中的最薄处,较易开放,但应注意不要向后开放过多,以免损伤前颅底。术中需吸净额窦内的分泌物,插入70度内窥镜进行观察。术后额窦腔不另填塞,以利于引流。

  4.额窦颅骨化消除术(craniumlization) 是1982年由Donald首创应用的新技术,适用于颅窦后壁骨折,有预防颅内感染和保持额部外观凹陷的优点。

  (1)体位和麻醉方法同上。

  (2)做额部冠状切口,将皮瓣翻下。

  (3)将额窦前壁骨板完全钻开取下,清洗后浸于Betadine含碘液中保存。

  (4)用骨钳去除额窦后壁,剥去前后壁的粘膜,并以电钻头磨净残余的粘膜。

  (5)鼻额管的粘膜剥离充分后,向鼻腔内翻转,再用劲肌填塞管内,使鼻额管与鼻腔完全隔绝。

  (6)将额窦前壁从浸泡液中取出,用盐水冲洗,以不锈钢丝固定于前壁缺损处,最后缝合额窦冠状切口的皮肤。手术后额部硬脑膜向前臌隆,与额窦前壁接触,这样额窦前壁就变为颅骨了。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慢性额窦炎

慢性额窦炎治疗

鼻窦骨瘤病因学

鼻窦骨瘤治疗措施

鼻窦骨瘤临床表现

鼻窦骨瘤病理改变

鼻窦骨瘤并发症

鼻窦骨瘤并发症

鼻窦骨瘤

鼻窦骨瘤概述

鼻窦部骨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是什么?

鼻窦骨瘤诊断依据

鼻窦骨瘤用药原则

副鼻窦骨瘤病理

鼻窦骨瘤辅助检查

慢性额窦炎专家
上海慢性额窦炎治疗医院 更多
慢性额窦炎治疗医院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相关疾病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